集成電路投資同比大增67.9%!國產芯片正在發力!
在外部壓力倒逼和內部自身經濟轉型緊迫性越來越強,以及當前穩經濟需求等多重訴求下,以加大集成電路投資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經濟方面的投資,早已成為共識。
而如果說之前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政策信號較多,但是成果還不明顯。那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具體的數據反饋了。
國家發改委監管層表示,今年前7個月,集成電路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7.9%,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5.1%,光電子器件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5.5%;
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7%、16.4%和14.8%,增速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4.0、3.7和2.1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8.6%、21.0%和14.5%;
服務機器人、智能電視、3D打印設備、生物基化學纖維、太陽能電池等新興產品產量保持高速增長。
可以說,盡管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但決策層面對新技術、新經濟的擴大投資非常堅決。新經濟的投資及成長,也非常驚人。
而其背景是,一方面,中美的談判勢必是個長期、曲折的過程,不可能一兩次會談就有什么“雙方滿意的結果”。這對中國而言意味著,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在高新技術的自主創新上進行大規模持續性投入。
另一方面,上半年經濟數據包括最新的7月經濟數據都證實,當前我們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決策層已經在多個重磅會議明確了下半年擴內需、擴大基建尤其是西部基建穩增長的目標。
但為了避免重演“大干快上”的舊的投資拉動模式,政策層面也必須在擴投資的精準性上有一定改進,這也要求在新經濟方面相對發力。
也因此,近期決策層對中國高端科技自主創新極為重視,在各大會議及重要場合都著重強調在自主創新方面要加大投入和決心。而這會是未來的一個長期趨勢。在股市層面,則是最容易獲得表現機會的板塊概念。
而其中,芯片概念最核心。無論是人工智能、區塊鏈還是5G,這些高科技前沿產業,都需要依托軟件、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靈魂”的發展。尤其芯片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
無論是今年兩會還是2月之后的監管層表態都全力支持新經濟和新業態。近期決策層四處考察再次與企業站在一起強調攻堅克難,足以看出決策層在發展高科技領域的決心。